幻灯四
幻灯三
幻灯二
幻灯一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>主页 > 互动交流 > 统计工作 >
“退渔还湖”还滆湖碧水清波

 梅雨时节,淅淅沥沥的小雨洒落在水天一色的滆湖上,汽艇驶过,打破了芦苇丛的静谧,被惊起的水鸟追逐着层层白浪。“滆湖很美!”近日,51岁的宜兴渔政支队长李文俊如往常驾驶着巡逻汽艇巡视滆湖,密切注意着有无偷捕分子肆意闯入。“过去这里有552户养殖户,我在滆湖开了28年船,几乎每一户都认识。”李文俊感慨地说,退渔还湖政策一出,这些老朋友今年初都“洗脚上岸”了。除了愈加清澈的滆湖水,更令他欣慰的是,今年汛期台风天,再也不需要穿梭围网间,挨家挨户劝导渔民上岸了。

  滆湖位于太湖上游,是太湖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,宜兴人俗称“西太湖”。自上世纪70年代起,宜兴环滆湖的官林、和桥、高塍三镇利用滆湖水面发展起围网养殖业,24公里湖岸线逐渐出现一道道“水上长城”。“除了常见的鲢鱼、鳊鱼外,滆湖最有名的当属螃蟹,每到9月份,苏锡常的‘吃客’都往这里赶,场面很大。”虽然名气大,但和桥镇副镇长陈俊杰望着逐渐浑浊的滆湖水却倍感压力,由于过度养殖,生产生活污水、垃圾直排湖中,导致下游和桥镇水质逼近Ⅴ类。“不能为了小利,丢掉了绿水青山,2017年底,退渔还湖正式启动!”

  靠山吃山,靠湖吃湖,退渔还湖等于断了当地渔民世代依仗的生路,劝离何其艰难。“为了母亲湖,再难也要上。”和桥镇农服中心主任范凌云清楚地记得,2018年春节,湖面结冰足有2厘米厚,沿湖三个镇的工作人员一边开船破冰,一边向渔民住家船靠近,最远的离湖岸达3公里,一次不行,再来一次,最多的去了20多次。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,1.33万亩围网养殖污染彻底断根,宜兴对离水上岸养殖户进行了一次性货币安置,帮助无房户解决住房,就业困难的解决工作,60周岁以上的渔民统一纳入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。”

  退渔还湖,让滆湖水质恢复到了Ⅲ类水。另一方面,离滆湖25公里远的周铁镇居民也即将享受到“退圩还湖”带来的福利。“竺山圩面积6360亩,1969年开始围湖造田,50年间形成了3个自然村,常住人口1000多人,业态以种植业、养殖业为主。”宜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退圩还湖规划方案将于下月底完成评审,计划重塑沿湖生态,打造湿地公园,构建太湖生态廊道。

  据了解,宜兴48公里太湖岸线一级保护区内现已全面禁止围塘养鱼,化工企业也由2017年的114家压缩至4家,今年1—5月份,9条入湖河道水质基本达到国家“水十条”考核要求。如何提升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,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?宜兴污防办副主任成振辉表示,未来将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养殖,通过在连片鱼塘周围建造生态湿地,过滤养殖污水,既要碧水清波,也要鱼鲜蟹肥。